中日两国同处东亚,虽然有着各种相似之处和彼此亲近的感觉,却也同时存在着许多差异以及由此而来的误读。我们同时面临西方化(全球化)的冲击,但是在接收新事物的同时,又对各自的传统持有不同方式的保留、延伸和阐释。这种对自身传统挥之不去的共感,以及对新事物不同方式的理解和吸收,也使得中日两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,既保持着各自鲜明的特征,又呈现出各种微妙的不同。在此背景下的中、日两国艺术家,也如镜面里反射的风景,一方面具有两种不同风格的集体气质;另一方面,即便是处在相同语境下的每个艺术家,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关怀,以及他们表达自身和世界的独特语言。从某种意义来说,参加此次展览的每个艺术家都是一个拥有强烈能量的“场”,是一处容纳精神之像的“园”,在他们的作品里所表现出来的自身与传统、当代之间的关系,使得他们可以作为各自文化的代表,世界经由他们,被转化成另外一种高浓度的“像”。他们不是简单地嫁接传统的符号,而是从终极的层面表达自身对世界的关怀。被我们动辄提及的传统和文化,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固有的范围,抽象的文化往往需要通过个体的人加以个别的体现,以个别的形态自我实现,才能更好地呈现其自身。也许正是基于这个原因,我们才有必要在这里讨论“个园”的意义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