艺术家
  • 桑火尧
  • 南溪
  • 田卫
  • 陈海燕
  • 井士剑
  • 李秀勤
  • 韩冬
  • 王凯
  • 张浩
  • 管怀宾
  • 孔国桥
  • 吕德安
  • 章之珺
  •  

     

    搬石头——记吕德安画作

    刘畅

    2013年4月10日,吕德安独自一人从福州驱车开至北京,夜晚高速公路上,满满当当载着生活用品和一卷画布向前奔驰的黑色小车,已成为我脑海中永恒的意向。经过刚开始的忙碌不定,他在北京798附近暂且安顿下来,并向我们呈现了一幅幅意境更为开阔、更为敏感锐利的画作。

    “我自幼喜欢画画先”,当德安这样说,很多诗人也要跟着喊一声“我也是!”他的朋友诗人于坚就说过:我原本是个画家,我在用眼睛写诗!国外很多作家、诗人大多画过画,把画当作日常乐趣,并且画得好。现在很多写文字的想要画画,蠢蠢欲动,这时,我们要像德安一样问问自己:是不是自幼喜欢画画在先?


         之后他的画作《向培根致敬》、《向杜甫致敬》、《向李白致敬》,着力探讨东西方文化的精神共通性。《山水系列》具有水墨效果,有抒情意味。灰黑色画面上用白色勾勒出湿润的圆弧,性感迷幻,底色暗沉但不窒息,隐藏着快乐、激情和变化的欣喜。2012年之后,他的画明亮起来,色彩更加集中,不再是前段时期的黑白调子,而是出现了更加单纯、丰富的色彩,比如整片的绿、黄、红,也不再在画面上做些制造效果的底子,对处境、心境的表达更加直接。德安早期的画作就让我喜欢。他八十年代的画作呈现出强烈的表现意味。《倒立的人》在现实中具有荒诞意味。《看望舅妈》、《死亡》通过亲情描绘生死。《游西湖》、《飞人》富有童话色彩。《吻》、《女人》、《父子》、《兄弟》有爱情的炙热和亲情的温暖。这些画是一首首诗,具有强烈的感染力。另一幅充满哲学意味的《单元房》,可以看出,他由表现转向抽象的端倪。

    德安画了很多石头,和中国传统文人画不同的是,他画的石头回到生命原本,把精神放回到物,把物放回到性灵。在他小幅的水彩画中,石头几近透明,可以看到石头中人形的胚胎、黑影,影影绰绰,不可名状,这就不仅是抒情、个人表达,而是哲学和理性。一块块石头土豆般垒积。在日常生活中,为图省事,德安时常水煮土豆当作粮食,这些土豆也是石头。绘画技巧上,他采用大面积的平涂手法,间或用深色或浅色线条,以快速的姿态勾勒出瞬间,稳定下关系,其运笔本身体现了音乐性和建筑性,优雅又不容置疑。有时又会出现类似黄宾虹画中的大块墨点(色点)。构图的节奏、体积的界定、空间的安排,在形之上滑进阴影,一切都在简约的色块、跳动的色点中完成,时而寥寥几笔,时而快速急促,有传统水墨画线的暗示,水彩则是水墨晕拓的衍生,以此不可抑制的阻挡着对外界刺激的反应。

    一切虚构必有原型。2013年8月,我和德安等诗人们参加青海湖国际诗歌节期间,被安排参观贵德地质公园。车行中,绿色减少,眼前出现一片裸露群山,那是一片没有树木、没有水流、没有披挂遮挡的光秃秃的山体,经万古洪荒,如一排排凝固起来的波浪,汹涌而来,又急速向后退去。车缓行时细看,近旁山体的一块块石头呈几何形垒积,边缘光滑,像丢弃在荒野里的蛋,又像人体的局部,互相体贴告慰。我想起刚刚德安给我们看的他手机里石头的画,惊觉,这山石竟然和德安画中的一模一样!而他并没有来过这里!对着虚无写生,却找到了宿命。德画近期的一幅画又让我刺激。那是一片红色的像血液流淌不止的画面,留在画布上先是一大块红,从这红色里挑出几丝,像皮肤被划破,流淌出血,这血丝还在不断的从切口处向下滴落,像打开来的扇子。夜晚,红流淌至脚下,只留下墙壁上月光笼罩的苍白画布。这真切的痛感刺激着我,而红又是另外一种激情的表达,缓慢的释放出精神受虐的过程。这过程一旦被旁视、审视,一旦在时间中,就有了审美的意味。在他北京的画室,我看到他的另一幅《红》,那红并不刺激,并没有令我不安,而是非常醇厚、优雅,既让色彩复杂,又保持了干净、温暖,这让我惊讶、折服了。

    在他二层挑高的工作间里,他每天睁眼闭眼所能看到的就是由墙壁、桌椅、楼梯组成的色块,这些色块也是一块块石头,搭建着生活和精神空间。从在福州山里搬石头盖房子到在北京画画,德安不仅仅是随遇而安。任何局限都不再是局限,都在静悄悄的重组、负担,即使是无意、巧合,也呈现着某种必然——就像他没去过贵德地质公园,就把那里的石头搬到画面上一样。